郑州大学

郑大故事:沐光而行 向阳生长——记优秀本科毕业生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程诗涵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6日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郑大故事:沐光而行 向阳生长——记优秀本科毕业生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程诗涵

“请允许我代表2024届全体本科毕业生,向一直以来悉心教导和精心栽培我们的母校、老师、父母,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向相互支持、携手共进的同学们,致以最美好的祝福!”2024年的毕业典礼上,本科生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生程诗涵的发言,引起来全场师生的赞许。

先后获得国家级高等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生奖励基金、“马研杯”全国实践研习大赛一等奖等荣誉,参加央视《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至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程诗涵的成长一路沐光而行,向阳生长。

在耳濡目染萌生理想

程诗涵出生在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兰考。受乡土的熏陶和家风的感染,幼时的程诗涵就已经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兰考人的口口相传及各种宣传资料中,小小的程诗涵就已经了解到许多焦裕禄的事迹,焦裕禄这个名字像是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脑子里,成为她对中国共产党的最初记忆,同时也在耳濡目染中,听到许多党史故事。

如果说焦裕禄书记在程诗涵心中播下了一颗想成为党员的种子,那么父亲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浇灌这颗种子,使这颗种子在程诗涵心中生根发芽。作为一名普通的林场人,程诗涵的父亲扎根林场35年,吃在工地、宿在地窝子里,硬是用肩扛手提、精心管护,在兰考这片盐碱地和风沙口上造林1.2万亩、计36万余株,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国有兰考林场的先进工作者。

据程诗涵回忆,父亲在下乡考察东曹庄村过程中,看到养殖场的村民因为器械落后效率极其低下,收入受到极大影响,父亲想帮他们增加收入,尽快脱贫,自掏腰包向他们捐款,为他们补足了置办农械的钱。“当村民问及是谁捐的款时,我爸爸只说了一句话:‘一名共产党员’,我以为这是只有电视剧才会出现的情节。我不仅为爸爸感到骄傲,也更加坚定了我要成为一名党员的决心。”程诗涵回忆道。父亲在一言一行中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风度和气度,从父亲身上,程诗涵看到了一名真正共产党员的模样。

程诗涵像父亲一样,深深爱着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壤。她会跟随父亲下乡走访,走在乡间的林荫小道上,与偶尔擦肩而过的农夫寒暄,与村中的老人唠唠家常,聆听他们的故事……一次次的走访经历也在丰富着程诗涵的阅历。父辈们对祖国对河南这片土地深沉的爱,让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焦裕禄精神生生不息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郑大学子,我想把焦裕禄精神讲给更多人!让更多同辈人对‘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可感、可知、可信、可学!”程诗涵的话铿锵有力。

在严以律己中以史明志

2021年6月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发起的《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于央视开播,百名选手亮相央视频APP。程诗涵代表郑大参加了本次比赛,与其他百名高校代表一同进行现场答题。

本次《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部门精心制作,来自全国100所高校的100名在校大学生现场竞答,2800多所高校的1000多万名大学生在云端同步答题。经过个人报名、层层选拔、学校推荐,程诗涵通过遴选参与此次节目录制。

得知自己要前往央视录制节目时,程诗涵正在背诵党史题目,“我当时还有点不敢相信,兴奋之中还带着一丝压力。”程诗涵说道。

当时,程诗涵是百人团中屈指可数的大一学生,与各高校的学长学姐相比,程诗涵感到从所未有的压力。她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着党史题库,生怕漏掉一个关键字。“答题时,不仅要眼快,还要手快。”当题目跳出在做题屏幕上时,她一手按住选项键,另一只手同时按住提交键,快速作答,整个过程仅需零点几秒。这不到一秒的作答时间凝聚着的是程诗涵两个月来的星夜努力和废寝忘食。

除了学校的培养、老师的指导,程诗涵的努力也是让她能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代表郑州大学参加全国党史知识竞赛的原因。程诗涵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背诵党史的过程中,比较苦恼的是一些数字,我会把每一个数字赋予意义,比如雷锋同志是八月十五去世的,我就会联想到在这样阖家团圆的日子里雷锋同志却突然去世了,那这个日子我就永远也忘不了了。”

党史中的寥寥几字,可能就是革命先烈的一生,程诗涵正是怀着这样的敬意去体会党史,感受其厚重,让党史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学习党史可以让我们增加历史定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如今的幸福生活。”

在坚定目标中感恩前行

“参加《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的这次经历如一盏明灯,指明了我以后的路途和方向。”程诗涵在毕业典礼上说,“比赛现场,被提问‘青年人的使命’是什么时,我直面内心、掷地有声地说:‘做一名思政课教师!’追寻信仰之光,传播真理力量。”

成为一名思政课大学教师一直是程诗涵的目标,她也一直期待,自己能站上讲台,理直气壮地将自己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传授给他人、俯下身去倾听学生的问题。

内心的种子在郑大持续生根发芽,在这片校园,她和每一名同学一样,获得了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她认为,能保研到北大,主要是由于自身学习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突出,这两种能力是学校科学培育的结果。“不仅是个人的成功,是郑大与日俱进的彰显,非常以郑州大学为骄傲。”

临别之际,她心存感恩,依依不舍地回顾一幕幕过往。“忘不了别荣海书记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五周年推进会上的殷切嘱托!忘不了李蓬校长在校长面对面活动时的亲切,忘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的倾心指导!忘不了同样是思政队伍的辅导员们夜以继日守护成长!忘不了理论宣讲活动中,小伙伴们的相互支持彼此陪伴!……”

“希望自己先将专业知识打牢,打好基础,再谈情怀;也希望自己能拥有思想的高度、政治的理性,更能理解使命的崇高。”程诗涵说。

“我将带着母校给予的力量继续前行,在人生的赛道上重新起跑,让我们一刻不停向前奔跑,跑出人生的精彩!”程诗涵对未来充满憧憬。(李艳丽 撰稿)

程诗涵在参赛现场(右一)

参加全国党史知识竞赛合照(右二)

参加全国党史知识竞赛合照(左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