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两位郑大考古专业校友在2024年全国人大会首场“代表通道”上接受中外媒体采访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6日 信息来源: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两位郑大考古专业校友在2024年全国人大会首场“代表通道”上接受中外媒体采访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开启。6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讲述自己的履职心得,接受中外媒体采访。其中两位来自文物考古界的代表,均为我校考古专业校友。

杭侃代表为我校考古专业1982级本科生,曾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山西大学副校长,现为云冈研究院院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杭侃在“代表通道”介绍了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工作。他说,“云冈石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应坚持保护第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方面持续发力,做好文化遗产代际间的传承,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次人大会上,杭侃围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全力守护文化遗产”提出了建议。

何毓灵代表为我校考古专业1992级本科、1996级硕士研究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站副站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何毓灵在“代表通道”讲述了24年前发掘“亜长”墓的经历,并对刚刚开馆的殷墟博物馆新馆进行了推介,欢迎大家到殷墟赴一场与商文明的“千年之约”。何毓灵指出,殷墟是甲骨文的故乡,甲骨文是目前所知的最早文字系统。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文字,是当下中华儿女共同的血脉,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维系。他今年的建议围绕“推进文物活化利用 讲好中国文字故事”展开。

郑州大学考古学专业成立于1976年,是全国高校中较早成立的考古学专业之一。成立以来,立足中原地区田野考古,开展教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考古专业现属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中原历史与文化研究院)。目前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河南省特色专业,拥有考古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文物、博物馆2个专业硕士点,并有考古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是河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中原历史文化”学科群的主要支撑学科,也是郑州大学一流培育及支撑学科。

校友 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代表

校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站副站长何毓灵代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