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大学“嵩阳大讲堂”第二十七讲——周守为院士报告会在主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王利国主持报告会,学术副校长董子钢出席,相关部门和学院师生代表180余人参加活动。
王利国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海洋石油开发工程专家周守为颁发“嵩阳大讲堂”主讲嘉宾证书。
在报告中,周守为以生动的语言,系统介绍了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重大工程创新与未来技术方向。他从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概况切入,深入剖析了南海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与权益保护现状。他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意义重大,潜力巨大的南海是未来海洋石油工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对南海未来形势与对策进行了研判。
结合数十年深耕“蓝色国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推动中国海洋石油从“浅滩”迈入“深蓝”的经历,周守为动情地说:“坚守,方能担当大任。一辈子专心做好一件事——把海洋石油事业搞上去,为国家争口气,这就是我毕生的追求。”他还勉励在场的青年师生,科研攻关犹如啃“硬骨头”,必须有沉心静气、甘坐“冷板凳”的坚韧毅力。
在互动环节,周守为与师生们亲切交流。他深情回顾了二十年奉献渤海油田的峥嵘岁月,坦言海上石油勘探程度低,发展空间广阔,“能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我深感自豪”。他鼓励学生要“干一行,爱一行”,唯有投身自己热爱的领域,方能乐在其中。最后,他寄语广大师生:“在校期间要打好基础、培养兴趣,让真正的热爱抵挡岁月漫长,让为国担当的坚守永不褪色。”
报告会现场反响热烈。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韦佳姣表示:“周院士的报告极具前瞻性,为我将腐蚀与防护研究与应用实际工程问题结合提供了更清晰的思路。”硕士研究生王中营谈到:“海上油气开采对材料提出了极高要求,这启示我们,既要夯实理论基础,更要具备‘扎根’精神——将论文写在祖国的蔚蓝大海上,才是最有价值的科研。”
本次报告会搭建了郑州大学与能源行业深度交流的桥梁,为学校海洋石油相关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思路,将有效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

王利国为周守为颁发“嵩阳大讲堂”主讲嘉宾证书

周守为作报告

周守为院士报告会访谈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