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3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表示祝贺,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致以问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寄语,引发学校广大青年师生的热烈反响。大家第一时间围绕贺信精神展开学习,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进行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回应党对青年的期许。
校团委书记王红晓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饱含深情、催人奋进。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以贺信精神为指引,聚焦思想育人主线,坚定青年理想信念;以服务青年为导向,紧扣青年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为广大青年搭好平台办好实事;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目标,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不断前行的动力,有效引领青年、广泛组织青年、竭诚服务青年,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成长进步,广泛汇聚起紧跟党走、拼搏进取的磅礴青春力量。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以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的持续奋进,奋力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鲁兴学认为,总书记的贺信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也深深感到责任之重大、使命之光荣。贺信中,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强调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这为我院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标定了清晰路径。新闻传播事业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更要不断增强青年学生“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刻理解“两个结合”,将青年学子的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我将以贺信精神为指引,把对青年工作的热情转化为具体行动,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带领学院青年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火热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贡献青春智慧,不负总书记的嘱托,努力培养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传播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青春华章!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徐轶轶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提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当代青年生逢其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我深感责任在肩、使命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落实好大会提出的工作部署和任务,引导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组织动员青年学生主动投身基层社会治理大实践,探索高效能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激励青年学生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报效国家,带领青年学生一起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以青春之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团委负责人姬慧敏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我深刻认识到基层共青团工作在凝聚青年力量、服务青年成长中的关键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深入贯彻落实贺信精神。一是强化思想引领,通过主题团课、青年座谈会等形式,将总书记的关怀和期望传递给每一位青年,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二是聚焦青年需求,搭建更多实践锻炼和成长成才的平台,帮助青年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在基层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三是创新工作方式,结合基层实际,探索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形式,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将带领基层团组织和广大青年,以贺信精神为指引,勇担时代使命,让基层共青团工作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法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霍子昕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高瞻远瞩、情真意切。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青年要“跟党奋斗”“奋进新征程”,正是号召我们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作为郑州大学研究生,我深刻认识到,国家对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求,就是我们科研攻关的坐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的关键突破,亟需青年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韧劲攻坚克难,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将牢记总书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嘱托,以“求是 担当”的校训精神为指引,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担当,将创新动能转化为服务中部崛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耿晨光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饱含着对青年一代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令人倍感振奋。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深刻感受到这封贺信不仅是对青年学子的勉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时代责任。信中强调的“坚定理想信念”让我意识到,学术研究不能脱离国家发展需要,必须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在科研道路上,我将牢记总书记“练就过硬本领”的嘱托,以严谨治学的态度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同时践行“勇于创新创造”的要求,在交叉学科领域开拓新思路。作为研究生,我们更应发挥专业优势,用知识服务社会,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中贡献智慧力量。这封贺信既是温暖鼓舞,更是前进号角。我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体育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张博文说,总书记在贺信中对青年的肯定,是认可更是激励,让我深感青年与时代紧密相连,肩负重任。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勇担历史使命。无论是在科研一线探索创新,还是在基层服务奉献力量,都能发光发热,就像乡村振兴一线的青年、西部计划中的志愿者,他们用行动诠释青春价值。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作为学生干部,我将以贺信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拼搏奋进、服务同学,凝聚青年力量,在校园建设、国家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水利与交通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于冉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为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照亮道路。信中肯定了各级青联和学联组织的努力,以及青年在时代浪潮中的突出表现。在过往的关键领域,青年身影无处不在,尽显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青年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这为我们指明方向,理想信念如灯塔,家国情怀系根脉,历史使命是重任。作为青年学生,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以贺信精神为指引,扎实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能力,深耕所学专业,积极参与实践与志愿服务。面对困难,更要坚毅前行,我定会牢记嘱托,拼搏进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商学院2021级本科生陈妍睿感悟道,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让七月即将奔赴广西支教的我,心中涌起强烈的使命感。作为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学生,我深知专业知识不仅能在财经领域发光,更能在基层教育中发挥独特价值。会计学培养的严谨细致、数据分析能力,在支教工作中大有可为。我可以用财务思维帮学校规范物资管理,通过简单的收支记录教学龄儿童建立基础的数字观念。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起点。在支教的一年里,我会把会计学中的逻辑思维融入教学,同时也会深入了解当地教育现状,用专业视角思考如何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助力教育发展。我坚信,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我将努力在广西的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让专业素养在基层教育中绽放光彩。
土木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厉孟奇说,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贺信精神后,我深受鼓舞与启发。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设计节能建筑,还要参与实际项目,为改善建筑环境出谋划策。我认识到,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为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贡献力量。这次学习让我更加坚定了专业方向,未来我将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始终坚持以专业之基筑梦“双碳”,用青春担当回应时代召唤。
文学院2023级本科生张博涵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让我深刻体悟到青年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责任。在专业学习中,我通过古代文学课程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在现当代文学研讨中意识到创新表达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以专业能力在现实中激活传统文化。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是书斋里的学问,更应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未来,我将继续探索文学传播的新形式,以专业所长响应“青年当为时代发声”的号召,让厚重的人文底蕴在创新表达中焕发新生。
第一临床医学院2023级本科生景黛琪说,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后,我更加明确了青年在科技创新与服务人民健康中的责任。在学习生活中,我将以重要贺信为指引,一方面,通过实验室实操和医院见习提升技术能力,例如优化图像重建算法以减少辐射剂量;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智慧医疗”科普活动,用通俗语言向公众普及影像检查的注意事项,消除“拍片恐慌”。未来,我希望投身AI辅助诊断研发,以技术缩短诊断时间,让偏远地区患者也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用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的青年担当。
物理学院2024级本科生李建军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历史使命、贡献青春力量,使我深受感触,强国使命,青年大有可为,青年应当有为。身为物理学专业大一的学生,我明白从日常家电的运行原理,到建筑工程的力学应用,物理无处不在。科研之路从不会一帆风顺,我常为复杂物理难题绞尽脑汁,也在实验失败中不断摸索。如今,时代召唤在前,我定会在后续学习中更加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努力探索物理世界的未知,将个人所学融入国家科技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护理与健康学院2024级本科生高博豪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令我深切体会到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使命。在专业学习的征程中,我洞察到护理事业创新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当下,智能健康监测、远程护理等前沿技术正重塑传统医疗模式,极大提升了照护效率。然而,无论技术如何革新,人文关怀始终是护理事业的灵魂。这使我清晰地认识到,未来的护理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深厚的临床技能,更需主动拥抱科技变革,勇立时代潮头。我将以成为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精神的护理人为目标,积极投身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新征程,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奋力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挺膺担当篇章。
生态与环境学院2024级本科生刘雪佳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勇担使命,我更觉责任在肩,应当树牢青春理想,怀揣青春斗志。作为环境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从水污染治理的复杂公式,到大气污染防治的实验探究,每一项知识都对守护绿水青山的意义重大。在环保实践里,我和同学一起监测校园周边水质,分析数据,提出改进建议,我们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了改善环境的切实力量。它让我更加坚定,要在求学路上深耕细作,把每一个知识点嚼碎吃透,让专业技能成为手中最坚实的 “武器”。未来,我渴望投身环保事业的浪潮,在污染治理的一线破解难题,把青春的热忱融入美丽中国建设蓝图,用青春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美术学院2024级本科生王珂欣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广大青年要紧跟党走,拼搏进取。作为美术国画专业的学生,我明白,青年一代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既是文化血脉的继承者,更应是推陈出新的开拓者,这份守正创新的责任,重逾千钧。在专业学习中,我参与学院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为乡村绘制展现民俗风情的墙绘,将国画之美融入乡村建设;也会和同学一起创作以时代发展为主题的国画作品,用笔墨画下时代印记。未来,我会以墨为泉,为千年国画艺术注入活水,使其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为文化强国的壮阔蓝图,添上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青春笔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级本科生钟苇韬认为,身为材料专业学生,我更加明白了材料领域创新对国家科技进步的关键意义。当前,新型材料研发正成为行业焦点,专业学习让我愈发意识到,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是突破的核心。就像塑料的演进——从普通制品到可降解、高强度的新型材料,正是材料革新改变生活的生动注脚。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青年勇担历史使命,这激励我在材料学习道路上不断探索。未来,我会积极投身科研项目,将理论转化为实操动能,力争为高性能、环保型材料研发添砖加瓦。日常中也会践行绿色理念,从垃圾分类等小事做起,带动身边人关注材料使用的环境影响,让专业认知与生活实践同频共振。我坚信,只要我们青年一代确定锚点,将成长轨迹与时代脉搏相连,于实处用力、向深处扎根,定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征程中书写“功成有我”的热血担当。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2024级本科生徐佳慧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字里行间满是对青年的厚望,这份责任让我不敢懈怠,而这份使命的荣光更让我满怀赤诚。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明白语言是沟通世界的桥梁,而扎实的专业功底便是这座桥的基石。英语角里的友好交流、演讲台上的流利表达都是我夯实基础的必经之路。生逢其时,当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责任与担当越发凸显,我越来越感受到所学专业的价值所在。未来,我会继续坚定文化自信,用专业所长践行初心,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这便是作为青年对时代最赤诚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