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一带一路’与我的家乡”征文比赛颁奖仪式在郑州大学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3日 信息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一带一路’与我的家乡”征文比赛颁奖仪式在郑州大学举办

7月2日,由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联合主办,郑州大学承办,河南国际传播中心、河南卫视支持的“‘一带一路’与我的家乡”征文比赛颁奖仪式在郑州大学举行。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名誉主席肖建中,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海杰等出席活动;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保营,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郑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有关负责同志,以及获奖作者和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活动。

肖建中在致辞中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十年间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搭建起全球合作的坚实桥梁,在经贸往来、基建互联等领域硕果累累。河南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枢纽,正依托“空中丝路”“陆上丝路”的立体通道优势,践行联通四方的时代使命。获奖作品中,留学生笔下瓜达尔港的贸易新篇、喀喇昆仑公路的民生变迁,正是“一带一路”为家乡带来发展新貌的生动写照。他希望与会的外国留学生要继续当好文明互鉴的使者,勇做合作共赢的筑桥人,推动丝路精神永续相传!

王海杰在致辞中表示,郑州大学始终以推动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融合发展为使命。此次征文活动是留学生多元才华的集中展示,也是学校深化国际化办学实践的有力印证。他鼓励留学生们持续发挥文化桥梁作用,作为“一带一路”建设见证者、受益者的同时,更要努力成为未来推动更广泛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的青年使者,将中国的发展成就与友好情谊传递至世界,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青春智慧。

会上,与会领导和嘉宾为3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2名优秀奖的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品。来自郑州大学的巴基斯坦籍留学生高山在此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他在发言中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我的家乡带来了显著改变。这次大赛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今后,我将继续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更多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温暖的人文故事。”

大赛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反响热烈,吸引了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朗、摩洛哥等20余个国家留学生的积极参与,共收到有效征文180篇。参赛学生以细腻笔触、真挚情感与独特视角,生动呈现“一带一路”倡议为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内容涵盖贸易畅通、基建升级、文化互鉴等多个领域,充分彰显“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成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的生动实践。

王海杰致辞

“‘一带一路’与我的家乡”征文比赛颁奖仪式在郑州大学举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