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主办、郑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承办的郑州大学医学国际论坛暨第二届中俄医学论坛顺利召开。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河南医学院院长董子钢,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疾控局专职局长杨东霞出席开幕式,河南医学院内设机构,各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相关学院有关负责人,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研究生代表共300余人参加论坛。
董子钢在致辞中向与会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郑州大学医科教育历经近百年发展,在高等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创新、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历来重视医学学科建设,7个医学相关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2个学科进入1‰。本次论坛旨在搭建开放共享平台,进一步深化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临床诊疗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持续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携手打造中俄医学合作的“郑州平台”,共同应对全球健康挑战,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东霞在讲话中肯定了论坛对提升郑州医疗卫生国际化水平的意义,并表示郑州市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鼓励医疗机构加强国际交流,共同应对公共卫生挑战,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迈向新高度。
郑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党委书记孔维超在致辞中介绍了医院的定位与优势。他表示,自2024年挂牌郑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后,医院开启医教研协同发展新阶段,未来将依托论坛深化国际合作,提升传染病防治水平。
论坛上,与会专家作多场专题报告。俄罗斯工程院副院长姜・瓦列里,俄罗斯联邦国际知名肿瘤学和输血专家罗伊特曼・叶夫根尼・维塔利耶维奇等围绕癌症相关血栓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输血安全与感染预防研究等进行了分享交流。
本届论坛不仅推动了中俄医学领域的技术共享与经验互鉴,也为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注入了新动力。未来,郑州大学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办学、医疗、科研的国际化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保障人民健康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郑州大学医学国际论坛暨第二届中俄医学论坛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