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27日第 A08版
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的文献挖掘与学理阐释
访谈嘉宾简介:刘吕红,历史学博士,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访谈人简介:薛小平,法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彰显城市建设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
薛小平:近年来,您和您的团队潜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文献挖掘、整理与研究”,作为这一项目的首席专家,请您谈谈该项目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刘吕红: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城市建设,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城市建设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引擎。我们这一课题主要聚焦于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这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城市建设历史创造“实践成就”之上高度自觉性、自主原创性的“思想成果”,在彰显着城市建设“中国特色”的同时也展现着城市建设“世界意义”,这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
第一,从思想生成的根源来看,实践孕育思想,思想彰显时代,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全国人民在艰难困苦、不懈探索、持续创新中开展了丰富样态的城市建设实践,取得了辉煌卓越的历史成就。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开展以接管、建设和规划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建设实践,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重点发展工业城市,着力推进“三线”城市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建设实践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展开,恢复并加强城市规划工作,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逐渐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建设实践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社会平衡充分发展为目标,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城市在数量扩增和质量提升上都有显著变化,中国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7.3%发展至现在的65.22%,创造了城市美好生活。这一波澜壮阔、成绩斐然的发展进程既无先例可循,也无经验可鉴,是党带领团结全国人民顽强拼搏、披荆斩棘不断创造重大成就的城市建设实践,成功走出了一条优势显著、特色鲜明的中国城市之路,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城市建设思想。
第二,从思想演进的过程来看,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城市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实践境遇下展现出新内容新形态。比如,“人民城市”既是凸显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内核的重要范畴,也是彰显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建设历史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造。尽管中国传统社会中存在着“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等重视百姓民众的思想因子,城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关怀理念,但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的出发基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这既是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改造重构,也是把唯物史观运用于中国城市建设实践场域的鲜明体现。从毛泽东提出“城市已经属于人民,一切应该以城市由人民自己负责管理的精神为出发点”,到邓小平认为城市建设工作“应该面对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时空境遇和历史条件下一以贯之秉持的是“人民城市”理念,深刻认识到建设城市的价值旨趣所在,持续回应人民关心及需求问题,不断深化和拓展“人民城市”的丰富意蕴。
第三,从思想表征的载体来看,历史藏有思想,思想载于文献,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建设积累沉淀了种类多样、价值不菲的城市建设文献,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及其发展历史轨迹。尽管思想本身有其自身的历史根据和实践根基,但表征思想的重要方式往往是以文献来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时间,涌现出记录或叙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建设思想的各种文献,是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的载体依托。大致说来,主要包括:一级主核心文献,如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主管城市建设的主要负责人的讲话、书信、回忆录等文献;二级核心文献,如中央及各部委下发的文件、规章制度等文献;三级核心文献,如代表性单体城市的城市建设文献等。因此,我们这一课题主要采用“解构+建构”的方式去挖掘、整理与研究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所积累的浩海如烟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拆分解构,开展文献的收集、分类、著录和汇编等系列工作,同时对文献本身进行深度研读,进行文献的重组建构,并抽象出思想演进的历史逻辑。
凸显应用价值与社会意义
薛小平:您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作为科研的主攻课题,能否谈谈开展这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和价值?
刘吕红:我们之所以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主要有三个层面的考虑。在学术研究方面,立足中国城市建设的具体实际挖掘和阐释关于中国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基本理论,构建起彰显“中国特色”、具备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城市研究范式。目前从党史党建的学科视角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并不多见,更重要的是所研究的内容领域并不聚焦、所展开的理论分析并不充足、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并不齐全,因而从党史党建角度研究这一论题的学术空间还有待于拓展创新。就中国城市研究的总体现状来看,尽管涌现出诸多颇具价值的城市研究成果,呈现出“众声喧哗”的研究图景,但不得不检视的是,中国城市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西方理论与话语的影响,以至于部分研究表现出了“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等问题。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种自发性研究带有多少的自觉性,也许难免夹带着一定的盲目性,需要摆脱这种研究困境,特别是要对西方城市理论与话语影响下的研究成果进行清理,为城市研究的经验基础和知识谱系凸显出中国智慧的坐标,这是中国学术研究共同体义不容辞的学术使命和现实责任。因此,用一种新的研究理念、新的研究路线和新的研究方法,提炼和阐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中的标识性原创性概念,为解释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的“实践成就”和“思想成果”提供理论性根据。
在应用价值层面,夯实文献研究基础,推动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报告。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相关数据库和资料库,丰富可资利用的城市建设思想文献材料,包括已有开发利用的文献的利用,以及发挥处于“沉睡”状态、“半沉睡”状态文献的作用,为有需要的学者提供经过系统整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奠定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研究的文献保障基础,为新中国史、党史、城市建设史、思想史的深化研究奠定基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现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的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进而在跨学科交叉研究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互动融合与协同发展,尤其是可以有力支撑和推动课题承担单位的相关学科建设和发展,为培养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提高其研究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形成一些有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研究成果和咨询报告,总结历史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曲折教训,关照现实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焦点问题,为党和国家提供经验借鉴和决策依据。
在社会意义层面,强化国史党史教育,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不断汇聚中国力量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实践中。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挖掘和发现相关史料和文献,汇编成相关教学案例,丰富和充实相关教学资料,不断推进“三进”教育,强化青少年国史党史教育,接受思想洗礼,增强“四个自信”,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爱国爱党的情怀;立体展现和全面彰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艰难困苦,打破国际封锁,历经曲折探索,在伟大实践征程中进行波澜壮阔的城市建设所取得的伟大奇迹,进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全面阐释和深入阐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城市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自觉地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汇聚人民智慧力量,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始终把团结动员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城市建设的决定性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这对于提高广泛凝聚共识水平、激发人民不懈奋斗力量具有重大意义。
侧重于三大方面研究
薛小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的重点研究内容是什么?
刘吕红:我们对这一课题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探索构建研究范式。本课题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辩证统一,考察探究思想及其产生的社会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个随机性事件,而是置于现存社会关系和社会生产力的总体框架中才得以发生,其生成、传播和发展始终离不开物质生产活动这一根本支撑点,也离不开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社会环境等现实支持。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为规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理论特质,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问题的基本判断的前提下展开论述,以丰富的立体的思想史实为立论根据,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城市建设相关概念、命题的重要意义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中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的逻辑矛盾,阐释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建设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方法,进而把握这一思想发展变化及其本质规定性。本课题以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城市建设实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推进文化创新自觉性的重要体现,这一思想是一个理论意涵、历史内容、现实关怀的复合体,其研究必须关照集体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继承性与超越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彰显资政育人、文明传承、精神动力的重要功能。
第二,明确规定研究界域。这主要是对本课题研究对象的释义、研究边界的确定和关系范畴的规定,阐明各自的内涵及外延,把握其中的联系及规律。其中,本课题研究对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相互内嵌的“主体+主题”复合概念,涵盖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三个核心关键词,“新中国成立以来”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时间概念,更是一个关涉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史的逻辑起点、历史起点和实践起点的多维概念;“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凸显特定主体的概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建设的领导力量和特定主体,是中国城市建设的最大优势和鲜明特色;“城市建设”是一个彰显特定主题的动态性概念,它关涉“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两个相互关联的命题。本课题研究的时段圈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历程,研究的主体聚焦在中国共产党,研究的空间地理定位在城市,研究的内容划定在城市建设思想。本课题研究的关系范畴主要是分析阐释思想与文献的互动、观念与现实的耦合、革命与建设的贯通、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这其实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建设思想本身出发需要把握的若干关系范畴,以此为通达这一思想的本质奠基铺路,进而实现整个研究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推进。
第三,科学划分历史分期。只有明确好思想演进的历史分期,才能把握其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规律,理解和把握历史所蕴藏的“道理”。本课题始终坚持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基本规范,坚持“一个原则”+“两重依据”进行科学分期。所谓“一个原则”,就是严格遵循思想历史的整体性原则,始终坚持把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作为一个完整的、不间断的纵向时间系统,将分散的时间节点进行串联以成整体,在完整的时间板块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的整体历史进行科学的时段分割。所谓“两重依据”,就是综合运用历史史实分期方法和党史分期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进行阶段划分,前者是从“城市建设”的角度考量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演进发展的具体实际,着力找寻历史标识点、转折点等实际进行科学历史分期,后者是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按照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演进过程进行科学历史分期,基于这样的研究思路及逻辑依据,我们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的历史划分为曲折探索(1949—1978年)、拓展丰富(1978—2012年)、创新发展(2012年至今)三个历史阶段,这样的划分逻辑与百年来党史分期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分期原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集中体现四层方法要义
薛小平: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金钥匙”,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方法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刘吕红: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建设能够创造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关键在于科学思维方式及其正确运用方法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体现为四个层面的方法要义,它们逻辑递进、环环相扣。
一是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方法的哲学根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方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贯通了唯物论、矛盾论、实践论、认识论及价值论的内在关联。这为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科学的原理导向和方法指引,在城市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也就能够确立起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断创新思考和解决不同历史阶段一系列城市建设问题的正确方法,中国城市建设也就不断生成和充满强大动能,中国特色城市之道也就越拓越宽、越行越稳、越进越远。
二是历史观基石。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的历史,无论是思想史还是实践史,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的历史也就自然离不开正确党史观的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领导城市建设就在于不断追问和回答“为什么领导城市建设、领导城市建设为了谁”这个基本问题,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坚守党性和初心使命的历史担当,也是中国共产党恪守人民性的逻辑使然,这就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建设的历史,归结为一个主题,那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这个主题背后蕴藏的问题逻辑其实是“为什么建设城市、为谁建设城市、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这就是准确把握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要辩证地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建设历史进程中的事件和人物,不能因为一些过失而抹杀功绩成就,要一分为二地科学分析,这就是实事求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期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评价。
三是理论思维方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正是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党史观的理论指导,这为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城市建设的“总问题”提供了可能性,由此也就具备能够认识城市建设的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理论思维方法,城市建设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科学性也才有可能性和现实性。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空场域一以贯之地运用理论思维方法来思考和解决城市建设的“总问题”,理论思维方法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其中最主要的有战略思维方法、历史思维方法和系统思维方法。
四是一般工作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城市建设是一项包罗万象的具体事业,既有一个“总问题”,也有一些一般性的“子问题”,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多种多样的“办法路子”去加以分析和解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方法在微观层次上具体工作方法的出场逻辑。这一方法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城市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主要运用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问题导向工作方法、群众工作方法、调查研究工作方法等一般工作方法,从而推动了城市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持续拓展研究深度与广度
薛小平:请介绍一下课题组主要产生了哪些研究成果?能否请您谈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进一步研究的未来展望?
刘吕红:我们这一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产生了两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发表跟课题研究紧密相关的学术论文。课题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与改革》《中州学刊》《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上发表了40余篇学术论文,部分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代表性成果有:《时代·性质·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论述的三维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工作的百年历程、现实审视及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城市党建的百年思想》《习近平关于城市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进程、逻辑及经验》等,主要从理论渊源、历史演进、思想概貌和现实进路等多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进行全景再现式、纵横交错式、精耕细作式研究。
二是收集、整理与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的文献资料。截止目前,课题组以各类公开出版的党的文献资料、党史数据库资料、馆藏档案资料为基础,已经收集、整理了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相关的约1400万字的文献资料。其中,收集、整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城市建设重要论述文献资料约200万字,收集、整理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建设各类文件、重要文献资料约500万字,收集、整理报刊文献中关于城市建设相关报道、文章等文献资料约700万字,计划近期按照专题出版10卷本文献资料汇编,预计总字数为500余万字。同时,课题组按照“挖掘-整理-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广义上的“城市建设”为文献挖掘的对象,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城市文献为主体,以建党以来党的城市文献为支撑,完成了学术专著《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史》初稿(50万字),现正在持续优化中。此外,作为课题组负责人,我一直坚持文献收集整理与研读产出并举,鼓励所带的博士研究生运用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指导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以本课题为选题参考,目前已有6篇博士学位论文是与该项目研究直接相关的选题,为持续性开展这一课题研究产出研究成果、培育研究团队、提供人才支撑。
其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始终是与中国特色城市建设及其道路发展密切联系的,所关涉的学术前沿问题有很多,还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空间。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紧密结合中国特色城市建设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城市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城市建设面临着复杂的新问题新挑战,如何有效破解这些现实问题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研究深度,注重中国特色城市建设的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建设既有城市建设的中国特色,也具有城市建设的世界意义,这需要对西方城市理论与话语影响下的研究成果进行清理,为城市研究的经验基础和知识谱系凸显出中国智慧的坐标,这是中国城市研究者的学术使命和现实责任,更重要的是,要确立起能够解释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实践成就”和“思想成果”规律性、程序性和体系化的知识表达,提供为实践所检验、为世界所认同的城市建设核心命题、基本原理及鲜明符号,为世界城市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当然,我们在未来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继续投入到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研究工作中,以更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起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不负自己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尽一分力、发一分光。
媒体链接:
https://epaper.csstoday.net/epaper/read.do?m=i&iid=6787&eid=48622&sid=225049&idate=12_2024-03-27
《中国社会科学报》报道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