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22年7月10日 5版
甲骨文的世界
宋镇豪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甲骨文等古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2020年11月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部门联合启动实施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便旨在通过全面系统开展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古文字研究,揭示古文字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本刊今起推出“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笔谈”系列文章,深入发掘蕴含在古文字中的中华文明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
甲骨文是世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五大自源古典文字之一,是中国独特而最早的成文记忆文献遗产,可以据以追索中国上古史的未知,窥探三千年前殷商社会生活场景,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延伸历史轴线。
甲骨文是生生不息的汉字和汉语的鼻祖,也是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信仰之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品格之由来、中国艺术美学之发轫的最真实素材。
伴随甲骨文宏富学术文化内涵与其所反映的殷商社会历史奥秘的逐渐揭示,一门学科性的专门学问“甲骨学”已经形成。
甲骨学研究不只限于甲骨文字辨识及其所揭示的殷商历史文化等本源性信息方面,还涵盖甲骨文发现以来所有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与甲骨文相关的人文事项。张秉权先生指出:“甲骨文固然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中国文字的一种,但甲骨学绝不是中国文字学中的一部分。因为它所研究的绝不止于甲骨文的字形部分。……甲骨学所研究的是甲骨文,但并不限于甲骨文字,凡是和卜用甲骨以及卜辞所涉及的一些有关的事项,都在研究范围之列。”
甲骨文与甲骨学是同声共气的姊妹俩。甲骨文研究的,举如文字释读、字形演绎、书体构形、卜辞类组、分期断代、甲骨材质、断片缀合、契刻走刀、微痕分析、涂朱填墨、占卜形态、文例释读、语法句法、残辞互补、刻辞内容、甲骨文与殷商史等,而与甲骨文所涉及的相关事末,比如甲骨发现与流散、甲骨文的考古发掘与发现、甲骨文的保护技术与传承、甲骨文墨拓与摹本制作、甲骨著录版本比较、甲骨文献目录学、甲骨校重、甲骨辨伪、甲骨递藏始末之人与事、甲骨学人传记、甲骨学史、海内外甲骨文研究动态、甲骨文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数字化与自动识别检索技术、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构建等,还包括甲骨文楹联书法与甲骨文活化利用等等,则构成甲骨学研究范畴的扩大。
是故甲骨学以其内容的博洽和方法学理的邃密远出甲骨文字之外,殊难“登堂入室”,因而被视为“冷门”“绝学”。
甲骨文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的重要素材。甲骨文的单字量约4000多个,其中约1300个见于现代汉语字典,其余2000多个大都为业已消逝的人名、地名和祭祀名等,但其词性词义大都可据词位、文例、语境等而约略得知。甲骨文语言是汉语的母体,其内部有一个比较规范的表意语音系统。甲骨文的文辞体式,有比较成熟健全、自成体系的字形、语素、词汇、句法和语法系统,与现代汉语语法构成一脉相承,已经基本具备现代汉语语法的词类,如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介词、叹词等等。
甲骨文时代属于商王朝后期,历时商王盘庚迁殷至帝辛凡8世12王共273年,出自3300年前后殷商王朝特殊人群之手,包括商王、贵妇、王室成员、贵族、卜官、各方巫师、地方要员等。
这些人群以固有的占卜文例形式(通称甲骨卜辞)或记事文例形式(通称记事刻辞),在龟甲兽骨上写刻下贯以他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信仰追求的生产生活、军事礼仪诸事象,记下了真实存在的商王室谱系,记下了商王国“四土”政治疆域地理架构以及相应的内外服制度,商王朝的武装力量构成分为王室军队、诸侯方国军队及族落“兵农合一”的非常设“族兵”三大类;记下了王朝的王位继承法,婚姻亲属制与慎终追远的崇祖意识,人物活动的思想情感表现,不同人群的宗教崇拜观念,商王与诸侯方国的关系,官僚机构与职官的职掌,社会生活中权贵与平民、奴仆的阶级结构,经济产业的管理者与手工业劳动者的等级关系;记下了法律刑罚方面的一套墨、劓、刵、刖、椓“五刑”系统。
这也使商代成为极其难得的有出土古文字记载与传世文献及考古发现相印证的信史时代,填补了史书的缺载。
甲骨文中有不少风霜雨雪的气象及水旱虫灾的记录。比如,公元前1200年前后的5次月食记录,是古气候与古天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许多野生动植物及猎获象群的记录,可资研究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生态与历史地理环境的变迁。当时的粮食作物种类有粟、粱、黍、麦、稻、大豆等所谓“六谷”。以年、岁、祀称年,把一年分为春、秋两季,实行一套适合农业定居生活的以太阴纪月、太阳纪年的阴阳合历,平年十二月,闰年十三月,闰月的安排采用年终或年中置闰,用以调节太阳年与朔望月的关系。有大小月之分,奇数月称“小月”“小一月”“小三月”“小五月”“小生七月”等,与今称偶月为小月恰相反。以干支记日,有表示一天内不同时段的“旦”“大食”“昼”“小食”“市日”“昃”“暮”“昏”“埶”“住”“寤”“夙”等“时称”单位词,流行的是不均匀的分时段纪时制。
甲骨文中还有名类繁多的建筑称名。四合院宫殿建制合居住、祭祀、行政为一体,宫室与池苑相辅相成,已开后世宫廷与皇家园林相系的先河。有称为“右学”“大学”的年轻子弟就教的学府,是中国传统“学在官府”的最早雏形。有50余种病患记录,如以现代医学分科则分属之内科、外科、口腔科、齿科、五官科、呼吸道科、消化道科、眼科、骨科、脑科、神经科、肿瘤科、小儿科、妇科、传染病科等,有关疾病的治疗,药物、针灸等数者兼备。甲骨文中还有“疾人”“乍(作)疫”“疾年其殟”等关于瘟疫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疫病的群体性、季节性和突发性特征,以至发生、传染及危害已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在疠疫瘟疾猖獗之际,人们并非束手无策,而是通过国家行政、社会群防、运动保健等方式,抵御疫病侵害,形成了许多预防疠疫传播的社会风尚习俗,其内容涉及环境学、营养学、药物学、卫生保健学、心理学、体育学等方方面面。
甲骨文也为现代书法艺术提供了舒展才华的新天地,别开甲骨文书法篆刻新门类。甲骨文书体造型与行文走笔具有的高起点、合规度、具变宜的书法要素,显出早熟性的特色,先声正源而导流后世书艺,其刀笔、结体、章法三大要素,直接间接影响着晚后书学的流变,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美学原则和共同心理,即平和稳重的审美观,强弱均衡、节奏有序的心理意识。
甲骨文的世界繁富而多彩,甲骨文遗产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基因和绵绵流长的历史根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文明探源之重要资源。我们要重视推进甲骨文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挖掘甲骨文的多重价值,解析甲骨文中的精神价值符号和人文思想菁华。(作者:宋镇豪,系郑州大学甲骨学科首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媒体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7/10/nw.D110000gmrb_20220710_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