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 2021年6月16日第14版
百年党史中的红色郑大
郑大学子在首任校长嵇文甫塑像前庄严宣誓
郑大学子在主校区南门庆祝毕业
郑州大学钟楼全景
王元锋 苏雨
风雨百年,峥嵘岁月。回首来路,时间书写下最令人动容的故事,成就最波澜壮阔的篇章。沐浴着党的光辉,郑州大学走过了近百年办学岁月,经历了起步建设阶段(1928年到1996年)、高水平建设阶段(1996年到2016年)和一流大学建设阶段(2016年至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伟大时刻,在喜迎自己93岁生日的校庆之际,郑州大学将时针倒拨,走进百年党史,走进红色校史,回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铭记在党建引领下与国家同频共振实现的跨越发展,再现一代代郑大人在坚守初心使命中育人育才、服务社会的动人瞬间。
历史所具有的指导价值和启示意义,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反思,躬身实践。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表示,建设一流大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光辉岁月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壮举,展现了郑大人挺起脊梁、求是担当的精神风貌,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讲好百年党史中的郑大故事,进一步凝聚一流大学建设强大动力,不断开创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爱国为民 博施济众
“作为一名党员,终生为人民服务。人生,就是为人民作贡献,活一天,服务一天,贡献一天。”每周二,郑大一附院眼科门诊都会出现一位白发苍苍的大夫,他就是百岁老党员、全国“最美医生”张效房。已经101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坐诊,“不管多晚,也会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是他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
1920年,张效房出生于医学世家。他在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辗转求学,在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受教名师,在蓬勃发展的新中国赤诚奉献,他一生追随党的脚步,把党和人民事业作为毕生追求。张效房说:“活着就要为国家作出贡献,要对得起生我养我的祖国,对得起鼓励我、培养我、领导我的中国共产党。”
济世以术,立心以仁。从事眼科专业医疗、教学、科研工作76年来,张效房在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方面有38项发明和改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方法,被眼科界称为“张效房法”。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眼内异物的定位和摘出”获“优秀成果奖”,是全国眼科获奖的两个项目之一,为我国乃至国际眼科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他培养了大量眼科学临床人才,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耐心的诊疗,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送去光明。“愿做春蚕,吐丝不已,至死方休;甘当蜡烛,贡献光明,耗尽自身。”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是张效房作为共产党员的生动写照。
20世纪5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饱受食管癌疾病的困扰。1957年11月,时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同志在全国山区生产座谈会上提到了林县水、路、食管癌“三不通”的问题,引起党和国家关注,得到中央领导人指示:“摸清情况,研究出对策。”1959年,为了响应党中央号召,以沈琼、刘桂亭、刘芳园、裘宋良等为代表的河南医学院专家,深入河南北部太行山林县,在食管癌高发区现场,开展多学科、大规模、长时间的系统研究。
当时医疗水平有限,尚无纤维内镜技术,普遍使用钢管式的食管镜诊断食管癌,令患者难以忍受,且精确度低。为了改变现状,沈琼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反复钻研,于1960年发明了食管细胞采取器,即著名的“沈氏拉网法”,并创立了食管细胞诊断学,解决了食管癌和癌前增生的早期诊断问题,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使我国的食管癌研究水平在国际上达到领先地位。
“死后要葬在林县虎头山上,目睹林县人民最终取得战胜食管癌的胜利。”这是沈琼教授的生前遗言。他带领一大批党员专家扎根林县20年,挨家挨户摸排诊治,走遍了林县的大小村庄,采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建立起庞大的病例数据库,解开了扼住林县人民生命喉咙的沉重枷锁,把青春献给了“人民至上”的党的光辉事业。
一甲子,几代人。60多年来,老一辈医疗工作者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和为民情怀,激励着一代代郑大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致力于“肿瘤三早”的探索研究,让饱受食管癌疾病困扰的林县,变成了今天中国食管癌防治的标杆高地。2019年11月5日,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运行,这是郑州大学在国家级创新平台上取得的重大突破,这是郑大科研工作者在党的带领下,为河南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从1928年张静吾、上官悟尘、阎仲彝、朱德明等一批海外留学回国的医学博士,在河南中山大学创建医科、开启河南医学教育的历史,到抗战时期辗转多地办学、组建重伤医院救国救民,再到新中国13名师生组成中南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支援前线、在林州建立食管癌防治研究基地投入抗癌事业,老一辈郑大医科人生动诠释了爱国为民、博施济众的医者大爱,他们燃起生命的火光,刺破病痛的阴翳,用信仰与情怀凝聚一颗颗不古仁心。
今天,面对亿万人民的健康重托,郑州大学医科人从93年的历史积淀中传承创新,秉持家国情怀,践行“求是担当”,构建了完整的医学教育与研究体系和覆盖全省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承载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11家附属医院开放床位近3万张,年门诊量2000余万人次,成为推动河南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羊”。建设医学科学院,构建起现代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引领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一流学科建设,并获批“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单位。全面推进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推进医教协同育人,数以万计的医科学子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而孜孜不倦地探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郑州大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先后五批次派出192名医护工作者逆行驰援武汉,上万名医务工作者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圆满完成各类救治任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贡献,彰显了新时代郑大人的责任和担当。
学兴中州 桃李满园
“1963年10月10日,嵇文甫先生因突发脑溢血溘然长逝,终年68岁。他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一生从教无怨无悔,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学生身上,很多学生受他学术启迪学习成才。作为真正的‘师者’,他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他传的‘道’是革命之道,是马列主义之道。抗日战争时期,他演讲、写文章、办刊物、组织团体进行抗日宣传,在狱中仍写诗明志,不少青年在他的引导和支持下走上革命道路。”在郑州大学校史馆里,站在一张张承载着历史的老照片前,同学们正在聆听首任校长嵇文甫的红色故事。
嵇文甫是当代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为中国哲学史及古代思想史的学术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河南学术界一面伟大的旗帜”。“如果光有秦始皇、孔子而没有中国人民,那还叫什么中国历史?”在课堂上,嵇文甫先生如此教育学生。他为学生们讲授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实践指引和构建世界观的思想源泉。
嵇文甫认为,大学的建设不仅在于物质,更在于精神。大学之“大”,更多地来源于某种精神上的崇高:大学的立成,就是为了反哺人民,回报社会。郑州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自1956年正式成立后,在首任校长嵇文甫的带领下,坚持勤俭办学,注重教学质量及教师素质的提高,肩负起推进中原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重任。嵇文甫校长的教育理念对郑州大学影响深远,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吴养洁院士至今仍然难以忘怀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接见留苏学生时的讲话,他是现场的见证者和聆听者。从小在恤养院长大的吴养洁说:“我们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是国家给的,我一生都不会忘记党的恩情,我比别人更能理解‘国家’这两个字的分量。”所以当1958年,全国高校抽调专家援建郑州大学时,他表示“一定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己之力”,义无反顾地来到了郑州大学。
从化学系实验楼的建设,到“萘氯水、水解法制甲萘酚”的成功攻关,再到发明“崔—吴偶联反应”,这名河南省高校培养的第一位“本土”院士,如今93岁高龄依然坚持每天到办公室查阅文献资料,到实验室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攻关,依然在为郑州大学的建设发展倾力奉献。
郑州大学化学学科成立60余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化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师生中4人当选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近40人入选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等人才项目。5月13日,科睿唯安公布了最新ESI排名,郑州大学化学学科进入世界前1‰,成为河南省首个进入前1‰学科。
同样义无反顾来到郑州大学的,还有霍裕平院士。作为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郑州大学创办人之一霍秉权先生的儿子,他带着对教育的挚爱、对河南的深情,子从父业执教郑州大学,成为第一位到河南省高校任教的全职院士。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一名老党员,霍裕平表示:“如果不能参与推动中国的科学研究走向世界前沿的进程,将会是终生遗憾的。”作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HT-7U计划”的主要建议者和推动者,他首次系统地解释了稀土离子对铁磁共振的影响,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河南是农业大省,霍裕平带领他的团队执着探索,将核物理学科转向主要面向农业和医学的核生物学,指导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培育小麦新品种,保证河南小麦的高产和优质,为服务河南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钟香崇院士是我国著名无机材料科学家、中国当代耐火材料创始和奠基人之一。1949年在利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毅然回国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0年,钟香崇院士来到郑州大学,创建了高温材料研究所。他说:“我就是想利用我国得天独厚的耐火原料资源优势,自主创新,发展有自己特色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培养更多的高温材料优秀人才,为使我国的耐火材料行业成为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势产业而尽绵薄之力。”2015年,钟香崇院士在生命弥留之际向学校捐赠100万元设立奖学基金,用于资助和奖励有志于从事无机材料研究的研究生,鼓励青年学子为国家发展作贡献。
从1949年学成回国,到2015年逝世,钟香崇参与并见证了我国耐火材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过程,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耐火材料研究事业,使矾土资源利用率从40%提高到8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专注热情的科学精神、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鼓励后进的大师风范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滋兰树慧,春风化雨,育人育道泽绵长;诲人不倦,桃李芬芳,散作星火耀华章。长期以来,郑州大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中原大地办好最大规模大学,持之以恒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一批又一批仁师大家来到郑州大学弘文励教,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向社会输送百万毕业生,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郑大品牌”。
在近4届的两院院士评审中,有8位校友或教师当选院士。在最新公布的世界顶尖计算机科学家排名中,郑州大学1978级校友韩家炜位居华人科学家之首,综合排名世界第4;1977级校友张宏江位居中国大陆科学家之首,综合排名世界第41。1976级校友、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向母校捐赠1亿元人民币,1979级校友、正商集团董事长张敬国向母校捐赠1.1亿元人民币,助力一流大学建设,在全省树立了回馈母校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榜样……郑大人,血脉里流淌着红色,肩膀上扛着家国,在一代代传承中实现中州梦想,担当华夏脊梁。
躬耕中原 担当作为
有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虽已85岁高龄,却每天精神抖擞地穿梭在郑州大学校园里,默默从事着化工科研工作。从20岁开始投身化肥研究到现在,他扎根中原大地60余年,为河南工科高等教育的建设发展倾尽毕生心血,被人们称为“化肥之子”。他就是原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郑州大学化工学院教授许秀成。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中国是农业大国,化肥用量居世界第一,河南是农业大省,农用化肥施用量大,但利用率却很低。因此,提高肥料利用率是我国乃至世界的一项重大课题。1959年2月,为了支持河南粮食生产,提高河南工学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从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地选调一部分教师支援郑州大学工科建设。其中化工系设在新乡师范学院,与从该院分立出来的化学工程系共同组建成河南化工学院。许秀成夫妇与天津大学教师共26人一同来到河南新乡,成为河南化工学院的首批教师。时任教研室主任的华克刚老先生一句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新乡,新的家乡!”从此,他们把河南当作第二故乡。在新乡的5年间,虽然条件简陋,缺吃少穿,但许秀成潜心治学,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初显成效。1963年,河南化工学院与原郑州大学4个工科系共同组建郑州工学院,成为化工部直属院校,也正式肩负起了河南工业化的责任。许秀成与化工系的老师们随校迁往郑州。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极端落后的工业基础,毛泽东主席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新乡县七里营是毛泽东主席视察过的第一个人民公社,为了发展新乡的农业生产,1969年新乡县委请求郑州工学院帮助筹建一座氮肥厂——七里营化肥厂。许秀成与化工系9位老师一起承担起全厂设计技术工作,吃住全在工地上。经过15个月的连续奋战,1970年7月1日,全厂顺利投产,并迅速达产合成氨年产量3000吨。如今,七里营化肥厂已发展成为年产超50万吨合成氨的知名上市公司——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
从天津到新乡,再从新乡到郑州,许秀成听从党的号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事业需要,躬耕中原热土,成功地对钙镁磷肥玻璃体结构模型合理优化,提出用“玻璃结构因子”配料法指导钙镁磷肥配料生产,研究成果为利用低品位磷矿生产磷肥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1995年,许秀成在原国家科委的支持下成立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成为全国30个推广中心之一,填补了河南省在该项目上的空白。他还建立了郑州乐喜施复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致力于新型肥料研发和技术推广,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肥料技术与产品走向世界。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工学办学60年(原郑州工学院55年)暨创新发展论坛上,许秀成作为原郑州工学院教师代表发言,回忆起当年营建化肥厂的往事,他心潮澎湃又倍感自豪。他们是郑州大学工学发展演变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更是郑大人奋勇投身河南工业建设的时代缩影。
为探索宇宙奥秘,航天员必须穿着选用特殊材料、特殊工艺、特殊技术加工的航天服进行太空飞行和出舱活动。航天面窗组件是宇航员在外太空活动时观察外界的窗口,可以说是宇航员的“眼睛”,它不仅要给宇航员提供一个清晰、良好的视野,也是航天员生命保障最关键的部件之一。2005年3月,郑州大学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接受解放军总装备部航天所委托,承担了宇航员出舱头盔面窗的研制任务。模具中心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申长雨院士的带领下团结协作,经过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历经上百次的反复实验,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的技术难关,成功研制出太空工作站用新一代航天服面窗、新型战机光电作战头盔护目镜等关键防护装置,突破航天和军工塑料制品的成型和模具技术,为“神舟”系列飞船与“天宫”实验室交会对接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作出重要贡献,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近年来,我国平板显示面板产业快速发展,产能已居世界第一,其中所需最重要的就是ITO。ITO是氧化铟锡的简称,是平板显示面板背后的一层“涂装”。ITO涂装先被制作成标准尺寸的固体靶材,由磁控溅射高速撞击,将其气化溅镀到材料上。然而,就是这样一块材料,我国一度被国外“卡脖子”。国内TFT-LCD、OLED等所需的高端ITO靶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为了不被别人“卡脖子”,围绕ITO靶材制备,何季麟院士带领团队先后发明了硝酸/硫酸混溶协控纳米氧化铟粉末粒度(形)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解决了高性能ITO靶材全流程性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完整自主技术体系,建成了完善的ITO靶材研发平台和生产线,生产的ITO靶材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于企业高世代TFT线,完全可替代进口,解决了关键技术及制造“卡脖子”的问题,有力推进了我国战略新兴显示产业用关键基材的国产化进程,为靶材料“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作出了示范引领性贡献。
以服务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长期以来,郑州大学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的科研和服务导向,推动学术若干领域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面向学术前沿推动基础和应用研究突破,提出人类早期胚胎染色质动态调控中“染色质港湾”模型,揭示“表观基因组重启”机制,在人类生命起始及辅助生殖等领域作出重大理论创新;针对银硫团簇的合成关键科学问题,形成一类独特的圆偏振发光金属团簇材料,在团簇功能化研究领域占据了国际领先地位;结合考古发现论证五千年不断裂的中原历史文化发展历程,在中华民族文化和国家认同理论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面向国家战略强化全方位支持,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成立黄河生态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院,布局建设黄河实验室(郑州大学),打造黄河水生态科学实验场;在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治理与毒性减排关键技术及装备、淮河流域闸坝型河流废水治理与生态安全利用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两年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环境治理作出积极贡献;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高性能微球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绿色制备技术”使传统工艺废液总排放量降低98%以上,促进己内酰胺的大规模清洁生产。面向产业行业需求提供科技支撑,“苯选择加氢绿色催化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100%,合作建成亚洲最大的尼龙化工基地、世界最大的己二酸生产基地,引领带动环己酮、尼龙-6等行业绿色发展;抗艾滋病1.1类新药“阿兹夫定(FNC)”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艾滋病毒口服药物。面向民生需求提供全方位保障,医疗服务形成“郑大品牌”,工程技术服务形成特色,地下管道灾变防控与非开挖修复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应用于黄河堤坝安全防护、南水北调主渠道防渗抢险、城市地下管网灾变防控、流域水生态整治等400余项重大工程,成立坝道工程医院并逐步形成网络化技术服务体系……郑州大学通过不断优化科研创新体系,加大高端平台建设和大项目培育力度,深入推进协同创新,服务能力和贡献度持续提升,打造河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高地。
求是担当,是薪火相传不变的信念;追求卓越,是黄河厚土赋予的精神。93年来,一代代郑大人不忘办人民满意教育初心,确立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推进一流建设的“三大任务、三项改革”,完成综合性大学学科布局,构建了基于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体系、治理体系和文化体系,形成“一流大学+部省合建”的办学新格局,推动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河南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同心筑梦,迎百年飞跃;上下求索,谱日月新篇。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砥砺前行的郑大人已经再次吹响冲锋号角。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宋争辉表示,我们将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践行“四个服务”,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势、规律和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引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河南转型发展需要,围绕创新持续优化生态、搭建平台、培育主体、汇聚人才,不断厚植发展新动能、激发办学新活力、塑造竞争新优势,坚定不移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做优做强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为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以建设发展新成效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媒体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1-06/16/content_4998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