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华大基因学院在细胞转录图谱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7日 信息来源:华大基因学院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

郑州大学华大基因学院在细胞转录图谱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4月13日,郑州大学华大基因学院在细胞转录图谱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侯勇课题组与多国科研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Cell transcriptomic atlas of the non-human primate Macaca fascicularis的学术论文,学院禹业亚、郑惠文、 杨蕴智和卫彦蓉四名硕士研究生为共同作者。该研究绘制了首个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全身器官细胞转录图谱,该图谱将被用于物种进化、人类疾病以及药物评价和筛选相关的研究,为生物医学发展提供基础性的资源和工具,为疾病诊疗、靶向药物开发助力,为更好地探究生命进化提供可能。

研究团队基于华大自主研发的单细胞建库和测序平台,对成年猕猴45个器官的约114万个细胞进行了单细胞测序分析,将其分成了113种主要细胞类型和463种细胞亚类,搭建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百万单细胞交互式资源网站。

“非人灵长类动物对于人类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连接人类与其他模式生物的重要枢纽,尤其是对于大脑等复杂器官的研究。”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学院硕士生导师刘龙奇表示:“猕猴作为非人灵长类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代表,其全身器官细胞图谱,将为细胞维度的物种进化研究开拓新的‘视野’。”

通过非人灵长类细胞图谱,研究者找到了各个组织的共有细胞类型及其“特有标签”(特异性标记基因),这对于了解这些共有细胞在不同组织里发挥不同功能提供了分子层面的证据。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多种存在于各个组织中具有分化潜能的细胞,这类细胞或可为之后各类器官损伤修复提供细胞来源,为哺乳动物组织再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基于该图谱,研究人员建立了包含新冠、乙肝、狂犬病毒等126种病毒易感细胞类型的病毒数据库,除了病毒导致的疾病,研究人员也可以通过输入特定遗传疾病的致病基因或遗传位点来查询该疾病可能的致病细胞类型,为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传染病及遗传疾病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这个细胞图谱,研究人员可以检测靶向细胞对于药物的反应,从而快速选出有效药物,再进行动物试验。这将大大缩短大规模药物筛选的时间,有助于靶向药的研发和精准治疗。

“该成果填补了非人灵长类全身器官细胞图谱的空缺,其数据资源会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胞参考图谱用于物种进化、脑科学、药物评价和筛选以及临床研究。”论文的另一位共同通讯作者、华大基因学院硕导徐讯表示,“在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绘制更多的‘地图’,包括不同物种、不同器官的单细胞地图,以及不同疾病的病理地图和物种的发育、进化地图,为我们更好地认识生命的结构、起源和演化,了解个体发育,重新认知和定义疾病提供可能。”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587-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