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郑大一附院滕军放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研究论文,首次成功创建了α-突触核蛋白纤维体注射诱导的单纯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小鼠模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滕军放、丁雪冰、王雪晶及合作单位瑞典隆德大学李家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唐北沙为本文通讯作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雪晶及河南省人民医院马明明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α-突触核蛋白病是一类以α-突触核蛋白包涵体沉积于神经系统为主要病理标志的疾病,包括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以及单纯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其中,单纯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是一种罕见的、散发性、缓慢进展,且仅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而无运动障碍的α-突触核蛋白病,发病机制迄今不明。相关研究发现,单纯自主神经功能衰竭病人的多个神经部位均存在α-突触核蛋白阳性包涵体。因此,研究单纯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并构建单纯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模型可能成为探索α-突触核蛋白病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理机制的突破口。既往研究提示α-突触核蛋白阳性包涵体在神经系统形成及播散是α-突触核蛋白病共同的核心病理机制。
研究团队首先由α-突触核蛋白单体制备α-突触核蛋白纤维体,通过电镜鉴定其纯度后显微注射至TgM83杂合子转基因小鼠的星状神经节及腹腔神经节内,诱导模型小鼠自主神经系统内出现α-突触核蛋白包涵体沉积。研究结果显示模型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内蓝斑、巴林顿核、迷走神经背核、脊髓中间带外侧核等自主神经相关核团以及周围神经系统的心血管、胃肠、皮肤汗腺等部位均出现α-突触核蛋白阳性包涵体。随着病理改变的加重,模型小鼠逐渐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胃肠功能障碍、泌汗障碍及嗅觉障碍,而无运动障碍。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将α-突触核蛋白纤维体注射至小鼠交感神经节,成功构建国内外首个单纯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小鼠模型,为揭示α-突触核蛋白病相关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理机制提供了极具潜力的动物模型。该研究填补了α-突触核蛋白诱导的单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型动物模型空白,有助于α-突触核蛋白病相关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理机制的深入探索。(曹咏 周厚亮 供稿)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4189-9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08-06 1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