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中国教育报》报道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字驱动 产业赋能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1日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报道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字驱动 产业赋能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中国教育报》2025年5月19日 第12版


郑州大学

数字驱动产业赋能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胡俊华 曹国钦 班锦锦 张士林

在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引领下,郑州大学材料学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构建数字驱动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对接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为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智力动能,同时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助推河南材料产业在国际竞争新赛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数字驱动:下好人工智能先手棋,赋能新材料产业发展

前瞻布局数字化,领航专业变革。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大趋势下,新材料产业正朝着高性能化、绿色低碳与智能化融合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深刻改变着各行业的发展模式。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了面向新能源的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前瞻性进行数字化布局,积极在专业建设中引入数字驱动手段,强化数字设计,推进材料开发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

战略引领,剖析产业格局谋发展。立足数据驱动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巨大潜力,基于2024年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平台,围绕“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助力河南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展开深入调研,按照“产能—储能—用能”的产业链条,深入分析河南省新能源材料产业结构,就动力电池储能、氢能、高能燃料等领域展开详细研讨,为政府部门决策、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技术突破,革新关键技术促升级。依托人工智能打造新能源材料研发新态势。聚焦燃料电池、储能电池中的关键催化剂、固态电解质等材料的开发,提出了耐低温、高效率、耐长储铝空发电装备的产业化路线图。此外,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能源材料智能设计方法,推动了河南省新能源产业的迭代升级。

知识更新,紧跟前沿领域强实力。为保持在材料领域的科研领先地位,推动各类人工智能工具的实施,郑州大学大力推动学习与使用DeepSeek(深度求索)工具,将新的人工智能成果融入新能源材料研究、教学,有效提升了科研效率和创新能力。

产业赋能:科研成果与经济发展双向奔赴

助力企业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调研了多家企业,如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佛光发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就运用数据驱动技术优化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深度交流;赴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考察智能工厂和新能源循环经济新技术,针对智能化转型的技术支持以及如何助力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等进行了详细探讨。

聚焦产业需求,培育优秀人才。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面向产业需求培养人才。组织新能源领域学会协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AI+电池技术”、氢能制储用等前沿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青年科技论坛、数据驱动的新材料大会等活动,加强产学研合作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产业动态,掌握前沿技术,为材料行业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级工程师。

国际交流:着力培养“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人才

成果显著,提升学校国际声誉。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低碳环保材料智能设计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打造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材料研究团队。国际权威人士拉维·席尔瓦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标志着区域科研创新能级实现重要突破。拉维·席尔瓦院士受邀创办郑州大学主办的国际期刊《Energy&Environmental Materials》(《能源与环境材料》),该期刊聚焦新能源与环境材料领域的前沿研究,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并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进一步巩固了郑州大学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吸引了更多国际优质资源汇聚河南,为区域教育和科技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国际协同,赋能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构建国际化的产学研协作网络,与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英国萨里大学等国际知名机构和高校建立深度联动机制,创新推行跨国培养模式。与俄罗斯科学院开展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的机会,使其在掌握前沿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产业化应用的实践技能,为新能源产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郑州大学充分发挥数字驱动的优势,积极推动产业赋能,大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建言献策,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新模式。未来,郑州大学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深化数字驱动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加强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持续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形成“数智筑基—国际拓展—产业赋能”的全链条育人模式,推动河南省新能源事业迈向更高的台阶。

(胡俊华 曹国钦 班锦锦 张士林)

媒体链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5-05/19/content_144751_18532830.htm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