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郑大故事:非遗焕“青”彩——记荣获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学生团队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信息来源:校团委

郑大故事:非遗焕“青”彩——记荣获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学生团队

“我们致力于打造中国纹样及非遗图像的线上博物馆,让更多人邂逅、欣赏、拥抱中国的美。”来自郑州大学“不咕”学生团队的谭俊杰身着马面裙,通过翔凤纹、瑞狮纹等典型纹样,讲述着中国历史上的流行经典。10月29日至11月2日,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不咕——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中国纹样及非遗活态传承破题者》项目荣获金奖,推动传统纹样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寻找传统和现代的连接点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现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让郑州大学的青年学子激动不已,萌生了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非遗活化利用的想法。

如何将“非遗”和自己的专业结合?怎样用更新颖的方式吸引年轻人了解、学习、传承非遗文化?在指导教师汪振军和周鹍鹏两位教授的指导下,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美术学院、商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15名学生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泥咕咕为切入点,组建团队探寻中国传统纹样的现存情况。他们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调研、田野调查等方式,在实践中为项目成长汇聚多方力量,为非遗传承与创新贡献青年智慧。

“不愿看到中国之美消失,我们开启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其他人做不到的,我们团队来做”,团队走进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非遗传承地、河南博物院、洛阳龙门石窟、西安华清宫烽火台等地,与“民间美术开拓者”倪宝诚、郑州市非遗协会执行秘书长王洪伟等多位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积累了大量一手素材,并为后续科研确定了方向。

从深入市场调研再到构思产品研发,这支平均年龄21岁的学生团队历经三年,致力于挖掘、整理、创新、应用、再设计中国纹样,最终打造“不咕AIGC”系统,以文博、历史、地域、民族、主题为核心,建立200余个纹样专题,现已收录整理了3万多种中国传统美学纹样,完成2万多次矢量化创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让纹样的美回归生活

当非遗产品出现在生活场景中,会是一种什么体验?“不咕”团队主创的咕咕杯、毛绒帽、抱枕让人眼前一亮。在保留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团队与传承人充分沟通后,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结合市场消费需求推出了“咕茶”系列茶具、“咕宠”系列玩具等产品,让纹样工艺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非遗之美。

“纹样是一种花纹图案,它从不止于器物、服饰之上。”周鹍鹏说。团队以民族学、中国美学体系为传承根基,以图案学、现代设计体系为再造途径,将民族纹样和传统手工艺融入时尚元素,转化成市场需求的国货潮品。“不咕”文创不仅有纹样元素,还融合了泥咕咕、安吉县白茶、太极拳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IP,通过线下直营、线上直播等多种方式,该项目让大众在短时间内既获得了视觉享受,又在纹样知识方面收获满满。

传承千年纹样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点滴,团队成员赵至倢认为,“让产品‘说话’,让文化‘活’起来”是关键。为此,团队不断扎根传统,开拓创新,基于区块链分发通证,创新性打造线下与线上协同的“不咕”虚拟社群,将1700多位传承人、投资人、爱好者、志愿者集聚起来,进行传统纹样资源的共建共享,内容涵盖产品设计、制作销售、营销推广、媒体运营等多个方面。

“不咕”团队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将现代设计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让传统纹样焕发新的生机,让非遗传承走进现代生活,为非遗产品实现批量化、产量化提供可能。团队成员倪静表示,“这些承载着非遗和当地特色的文创产品,集实用、观赏、收藏价值于一身,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传播路径。”

是“技艺”也是“经济”

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更直接影响生活,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非遗也在助力乡村振兴。“不咕”团队凭借优秀的市场洞察力,注册成立郑州不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采用内循环的模式进行可持续的传统纹样保护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数字化大潮推动下,团队采用3D建模、AIGC以及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基于TensorFlow平台,使用CNN和GAN的神经网络架构,将纹样画稿、文创产品进行数字化转化以及认证,使其估价、分发、匹配、交易变为可能。同时大胆开拓商业路径,与中原出版传媒产业研究院、郑州盛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达成战略合作,提供美育课程、广告设计、品牌联名等服务,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的道路。

“学院长期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鼓励新传学子做有价值的科研,让非遗释放出最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炯炜说。在学院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下,“不咕”团队带动“纹样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辐射带动上万名手艺人就业增收,除荣获第十四届“挑战杯”金奖外,还取得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国家级金奖等各类荣誉100余项,受到河南日报、大河报、大河网等媒体宣传报道,赢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强烈的社会反响。

经过“不咕”团队六代成员的不懈努力,一大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纹样得到及时、有效、永久保护。得知获奖消息,曾参与该项目的上一届同学纷纷转发、点赞,共享喜悦,并为团队送上真诚的祝福,“虽然已经毕业离校,但仍旧感到自己是郑大的一份子。祝贺学弟学妹们拿下金奖,我们一同继续为母校增光添彩!”

非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需要让年轻一代感兴趣并愿意主动继承,才能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校团委书记王红晓表示,全校共青团系统将以此次“挑战杯”取得的优异成绩为契机,聚焦创新人才培养和项目培育,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子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深刻的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激发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

“让纹样技艺走进校园、进入课堂,在保护传承中发展壮大并造福更多人,是我们团队今后的发展方向。”今后,“不咕”团队成员会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不断优化平台功能和服务,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以科技创新赋能文化发展,助力非遗走入日常、成为潮流。这支年轻而富有创新精神的郑大青年团队,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孵化世界级的中国纹样及非遗IP”的愿景。(杜慧敏 赵至倢 供稿)

“不咕”团队荣获第十四届“挑战杯”金奖

“不咕”团队

“不咕”团队与“民间美术开拓者”倪宝诚交谈

“不咕”团队设计的24节气醒狮纹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