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郑州峰会在郑州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2日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郑州峰会在郑州大学举行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日,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辑部共同举办,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郑州峰会”在主校区召开。来自清华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30余所高校和《思想理论教育》期刊的专家学者、省内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峰会。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吴潜涛,长江学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长江学者、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长江学者、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河南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郑州大学原党委书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郑州大学分中心主任郑永扣等出席开幕式,校党委副书记李兴成致开幕式欢迎辞。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结合方式,同步向全国直播。

会议期间,河南省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吴宏亮,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宋争辉会见了参会专家。

李兴成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情况,并从加强理论阐释、创新培育举措、注重践行效果三个方面谈了培育、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李庚香向峰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围绕“坚定价值观自信,努力实现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双循环”发言。

艾四林致辞,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关键在于其内在包含了开放性、前沿性、实践性三种特质,能够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取向,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价值引领。

吴潜涛在闭幕式上做学术总结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五个着力点:即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心与当代使命,研究抗疫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基础,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党史维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历史规律,开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域中的基础理论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怎么样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史的研究”“新发展阶段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等主题做大会发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