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对我校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进行专访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4日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对我校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进行专访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2年3月3日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教授牛书成谈郑州大学第一轮“双一流”建设成绩:完成三大建设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我们欣喜的看到河南两所高校四个专业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郑州大学的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三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这是对郑州大学一流大学第一期建设的最大肯定和鼓励。

经过5年建设,郑州大学坚持“以一流建设为主线,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加快学校转型发展与内涵建设步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办学思路,统筹推进各项建设与改革任务,高标准完成一期建设任务,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和提升奠定了坚实根基,进一步增强了面向未来30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力与信念。

具体来说,就是郑州大学完成三大建设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完成综合性大学学科布局,形成一流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基础与新兴交叉学科(方向)三级学科体系。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社会科学和计算机学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化学学科进入世界前1‰,成为河南省首个进入前1‰学科,逐步打造并形成学科高峰。围绕学科建设,学校着力布局推动大平台、大装置,获批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超算郑州中心成为第七个国家超算中心,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入选国家大学科技园,承担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河南共6个)建设任务等,积极参与国重实验室重组和河南省实验室建设,牵头组建嵩山实验室和黄河实验室,参建神农种业实验室,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河南创新驱动战略。

二是初步形成研究型大学的治理体系,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科集成发展体系、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体系和大学文化体系。特别是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生源大省,郑州大学承担了河南1/2博士、1/3硕士、1/2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生培养任务,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5届两院院士评选有9位教师和校友当选,不断拉高河南人才培养标杆,很好地回应了河南亿万父老乡亲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是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创新与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原始创新、“卡脖子”技术突破、支撑国家战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标志性成果,自主开发ITO平面靶材关键成形技术及装置,突破性解决高性能ITO靶材全流程性“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提高了国内ITO靶材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有效推进平板显示用关键基材国产化进程;在航天和军工塑料制品成型和模具技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地下管道灾变防控与非开挖修复成套技术、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技术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郑州大学还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全面落实“万人助万企”工作部署,实施“百个教授团队助力企业高质量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行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把论文写在中原大地上,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提供郑大智慧、作出郑大贡献。

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郑州大学上下同舟共济实现了校园平安、师生平安。在守好家园的同时,郑州大学还从10家附属医院抽调5000余名医务人员奔赴医疗救治一线,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生命健康。(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胜昔)

媒体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90572fb1186e4f47938705e688ac0a61



人民日报 2022年02月23日第4版


沈开举委员——

针对实际需求 提出科学方案(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本报记者 毕京津

“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座谈会。各位提的建议都很宝贵,整理之后,我会写进今年的提案里。”2月7日一大早,沈开举就带着学生来到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调研,与5名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畅谈一天。他连续提了20多个问题,写下厚厚一本笔记,临走时还主动留了村民的联系方式。

像这样深入一线的座谈会,沈开举每一两个月就要开展一次。随着全国两会临近,他最近下乡调研的频率明显增加。

“如何完善基层社区和村庄社会治理,制定规范的工作条例,是我这两年关心的问题。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我得多走走、多看看,争取拿出一份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提案。” 沈开举说,“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必须广泛汇集民意、民智,才能提出科学方案,更好地承担起职责。”

沈开举是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行政法学研究。为国家培养法律人才、搞好科研,以促进法律的完善与实施,是他学以报国的初心。2018年,他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沈开举注重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参政议政。2019年,受民进中央委托,沈开举作为执笔人起草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的若干建议。2020年,他又以全国政协委员的名义,提交了《关于土地征用程序修改的几点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重视。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及其最高年限、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抵押等,参照同类用途的国有建设用地执行’。我们搞乡村振兴,必须提高农民收入,盘活集体建设用地是个好办法。”沈开举说,“我要带着科研成果上全国两会,希望尽快激活、用好这一法律规定,为乡村振兴提供建设用地保障。”

媒体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2-02/23/nw.D110000renmrb_20220223_9-04.htm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