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名师名家讲坛”邀请厦门大学副校长孙志刚等四位教授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6日 信息来源:研究生院


2014年度教育部科技委化学化工学部第二次工作会议将于9月28日在郑州大学召开,会议邀请厦门大学副校长孙世刚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于建国教授、新疆大学副校长刘铮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来国桥教授先后做4场学术报告,同时做客由我校研究生院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化工与能源学院承办的我校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厦门大学副校长孙世刚教授

题目:电化学能量转换和储存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调控

时间:2014年9月28日(星期日)上午8:00-9:20

地点:郑州大学(新校区)化工与能源学院4楼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孙世刚,男,1954年7月生,理学学士(厦门大学,1982年),法国国家博士(巴黎居里大学,1986年)。现为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副校长(分管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等工作)。国际电化学会会士(ISE Fellow),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FRSC),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电化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纳米科技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表面与界面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国际电分析化学(J. Electroanal. Chem.),功能材料快报(Functianl Materials Letters),国际分析化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和《物理化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编委,《电化学》和《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副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成果:电化学、电催化、谱学电化学、有机电化学和能源电化学。侧重固/液界面环境中原子排列层次的表面结构与性能、和分子水平电化学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研究。主持和完成19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纳米科技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的重点课题,和国家“973”计划子项目。取得研究成果已在Science,Angew.Chem.Int.Ed.,J.Phys.Chem., Langmuir, Chem.Commun., 《中国科学》、《物理化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90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8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1992和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于建国教授

题目:盐湖资源开发若干关键技术

时间:2014年9月28日(星期日)上午9:20-10:40

地点:郑州大学(新校区)化工与能源学院4楼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于建国,男,1960年6月生,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兼任研究生院院长、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资源过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受聘国家863计划“十一五”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专家和“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主题专家、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化学化工学部委员)、上海市科协常委、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环境学会副会长等。

主要研究方向/成果:主要从事卤水资源技术开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气体分离技术研究等,包括大型工业结晶反应器优化、卤水直接提锂功能材料、微波强化粉煤灰提铝技术等,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科技支撑等国家和省部科研项目30余项。“恶嗪类氯化钠浮选药剂合成新工艺及其在反浮选氯化钾生产中的应用”,获2001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优秀产学研工程项目一等奖。“100万吨氯化钾工业装置冷结晶粒度控制技术与产业化应用”,使我国钾肥生产技术水平与装置可与以色列、约旦等先进国家相媲美,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获201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盐湖钾镁资源高效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关键技术”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AIChE、CES、I&EC Research、化工学报等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

3.新疆大学副校长刘铮教授

题目:纳米工业酶催化剂研究进展与展望

时间:2014年9月28日(星期日)上午10:40-12:00

地点:郑州大学(新校区)化工与能源学院4楼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刘铮,男,1964年6月生,理学学士(清华大学,1986年),工学博士(清华大学,1993年)。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新疆大学副校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成果:主要从事生物化工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与教学工作,业务专长为生物分离技术与工程,生物催化剂工程等。目前主要开展酶化学修饰及其在工业生物催化中的应用,蛋白质折叠与稳定化,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在石油污染耕地修复中的应用,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手性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制备电泳技术及其在蛋白质和质粒大规模分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95攻关项目1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石化科技合作项目1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石化科技项目1项,参加973,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截至2005年底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37篇,EI收录58篇,出版译著2部。

4.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来国桥教授

题目:与学科建设有关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4年9月28日(星期日)晚上19:30-20:30

地点:郑州大学(新校区)化工与能源学院4楼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来国桥,男,1966年12月生,博士,教授。五届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杭州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有机化学”浙江省重点学科负责人,杭州市“131”人才先进个人。主要任职: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氟硅材料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网副理事长、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成果:长期以来从事有机硅基础化学和有机硅相关材料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曾先后获得教育部等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已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SCI论文47篇。其中研究成果“硅橡胶”与“粘合剂”已用于“神舟”系列飞船。研究领域为高分子材料。先后被评为杭州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浙江省优秀青年、杭州市先进科技工作者,并获杭州市杰出人才奖、杭州市青年科技奖、浙江“青年五四奖章”等。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化工与能源学院

2014年9月25日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0-14 13:27: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