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药学院张振中和史进进教授团队在药物递送治疗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5日 信息来源:药学院

郑州大学药学院张振中和史进进教授团队在药物递送治疗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日前,郑州大学药学院张振中、史进进教授团队在纳米药物递送治疗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之上,郑州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常驻的免疫细胞,是神经炎症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研究团队构建了一种工程纳米红细胞平台(NEMR),可调节炎性小胶质细胞极化,在大脑中动脉闭塞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中,病灶部位炎症小胶质细胞得到精确调控,并促进神经发生和功能恢复。文章发表在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博士生尹娜为第一作者,张振中教授、史进进教授和刘军杰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1322)。

研究团队受5-氨基酮戊酸(ALA)天然转化过程(ALA-PpIX-heme)启发,提出了一种细胞内自组装驱动的不间断ROS发生器(URG),通过胞内自组装将无光敏活性的heme转化为过氧化物酶模拟物,持续产生自由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增强肿瘤治疗。文章发表在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张云教授、张开翔教授和刘军杰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史进进教授和硕士研究生聂卫敏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全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1049)。

研究团队设计了钙离子依赖的、高效剪切PD-L1 mRNA 的DNAzyme(cAD),以过氧化钙纳米粒为载体,构建了具有肿瘤微环境重塑特性的钙离子调控型基因药物递送系统,并发现其通过“钙离子干扰”诱导TAMs表型转化协同肿瘤细胞特异性PD-L1下调,为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提供了一种新策略。文章发表在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张振中教授、史进进教授、刘军杰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安静依为论文第一作者(全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201275)。

研究团队以Mn (III)-TCPP MOF为载体,装载小分子抑制剂伏立诺他(SAHA),并在其表面进一步修饰AS1411适配体,获得光免疫激活剂PIS。PIS可通过胞内自组装协同PDT诱导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共同激活强大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为提高光动力学免疫治疗效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文章发表在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张振中教授、史进进教授和刘军杰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赵秀为论文第一作者(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108883)。

此外,团队还设计了口服益生菌递送系统,克服了胃酸和胆盐生物屏障,增强了益生菌在肠炎病理微环境下的定植效率,实现了肠道微生物种群的调控,口服高效治疗肠炎。文章分别发表于期刊《ACS Nan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张振中教授、史进进教授和刘军杰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杨佳丽为论文第一作者。

以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和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项目等资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