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把灾难当教材 郑大学子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1日 信息来源:学生工作部(处)

把灾难当教材 郑大学子显担当

7月17日以来,河南出现大规模强降雨,多地降水量打破历史记录。郑州更是出现罕见的持续强降雨天气,20日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超过我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面对严峻汛情,郑大学子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有序地参与防汛救灾,以实际行动践行“求是 担当”的精神,奉献青春力量。

抗洪有我,汛情面前尽显担当

暴雨来袭,无论身处校内校外的郑大学子第一时间投身抵御灾害的工作之中,用行动回答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在7月20日下午特大暴雨淹没了校园后,物理学院高树东同学立刻逐一确定留校同学的所在位置,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涉水多次,往返商铺与宿舍楼间,帮助同学们购买生活用品,并将松园宿舍园区的情况反馈给老师,配合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完成物资的分发工作。此外,他还担任全国高校防洪防汛线上志愿者,及时发布前线防汛资讯和宣传有关“烟花”台风的二次登陆的新闻。

教育学院的米高宇同学,在北京治疗脚伤期间,得知河南各地面临严峻汛情后,选择回到郑州,和志愿者一同齐心协力地排涝、清淤、搬运物资,为汛情后的重建工作贡献己力。“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暴雨猛烈敌不过众志成城,‘微光汇聚终将冲破阴霾’的信念一直激励着我。”他说。

口腔医学院的李开元同学说,“作为新乡本地人,我对本次汛情后重建体会颇深。在了解到新乡最大的抗洪救灾物资接收站点就在新乡平原体育中心后,我立即前往,成为一名装卸、调配救灾物资的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时,我服从指挥,积极劳动。志愿期间,我一有任务就积极地冲在最前方,没有喊过苦和累,而是越劳动,越能感受到人民的力量、国家的强大和人间的温暖。”

无畏困难,重建家乡奉献力量

暴雨让家园变了模样,泥泞的街道、坍塌的路面、泡水的车辆......但我们始终坚信灾难是一时的,风雨过后,必有彩虹。

多天的志愿者工作让电气工程学院王德涵同学疲惫不堪但又充满力量。暴雨过后他协助社区对辖区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完成了2个垃圾堆放点的清理工作,并向居民宣传保险理赔登记工作,细心地介绍受理范围及需要准备的材料,耐心地解答居民提出的问题。虽然只是小事儿,却极大地缩短了居民保险理赔上报的时间,提高了受灾保险理赔登记的速度和登记表填写的质量。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也为自己能够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满足。

化工学院的李冰鑫同学,一家人全部加入了防汛救灾的队伍。父亲去参与修筑卫河河堤的工作,母亲带着她和14岁的妹妹赶往仓库,和大家一起搬运物资,为防汛救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李冰鑫说:“唯一感到遗憾的是自己能力有限,在人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只能尽到绵薄之力。暴雨无情人有情,这场灾难让我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好,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好好学习、增长才干、报效祖国的决心。”

护理与健康学院的赵源龙同学积极响应漯河当地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号召,投身志愿服务之中。他到达“漯河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站”的第一时间就立即开始寻找需要装车的救援物资和空货车。从下午4点至晚上7点,赵源龙和众多志愿者一起成功搬运了6000余件的救援物资。赵源龙同学在灾情爆发的关键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家乡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春聚力,抗洪精神助力成长

防汛一线,郑大学子用责任与担当筑起“青春堤坝”。汛情已止,团结互助的精神依旧熠熠生辉。

汛情发生期间,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石新宇同学,积极参与办事处防汛工作,多次参加鹤壁市救灾物资的搬运工作,尽己所能地保障防汛后勤。暴雨停后,他又参与到灾后恢复工作中,清理社区垃圾、地下室积水等。“这场灾难给我的家乡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但是看到大街小巷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救援人员,看到各地驰援物资的车辆,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我庆幸自己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拥有这么一群温暖的同胞。我想这份温暖会成为我以后面对困难的不竭动力。”石新宇同学感慨到。

公共与卫生学院的徐晟智同学,踊跃报名参加志愿者团体,并自发号召、组织同学共同参与,连续多日参加不同的志愿活动:黄河口沙袋的装填和搬运、安置点处灾民的安置和物资中转处物资的装卸搬运。7月27日,已经连续工作好几天的他仍坚守在物资中转的岗位上,面对一车车需要装卸的米面不怕累,挑拣坏掉变质的蔬果不怕脏,从早上九点一直坚持到晚上十点半才离去。徐晟智同学说“是不眠不休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激励了我们,是暴雨中团结互助的普通人感动了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我们一定得行动起来做点什么,‘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绝不是一句口号,我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要冲在前面,贡献青春力量。”

这场暴雨固然给我们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是,灾难也是教科书,它让我们的青年一代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在灾难中奉献自己,快速成长,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自我价值。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新时代的大学生必然会同中华民族一起在磨难中经历成长,在苦难中书写辉煌。

电气工程学院王德涵清理垃圾

教育学院米高宇搬运物资

物理学院高树东配合老师分发物资


 

分享